功能性环保农膜研发取得多项重要新成果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4-17
 
  4月11日,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天来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验收组,验收了山东农业大学牵头实施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功能性环保农膜开发与产业化”项目三个课题。副校长张宪省出席验收会议并致辞。专家组现场听取课题组汇报,审查课题组验收自评价报告、现场考察专家组考察报告等相关材料,并进行质询讨论,形成了验收意见。
  张宪省介绍学校  “十二五”期间科研情况。他说,通过项目实施,我校已和各参加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协同创新关系,共同推进了各单位农用塑料薄膜研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协调发展。希望我们以本项目实施为纽带,继续深化各单位的全面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努力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广服务能力,在联合争取大项目、培养研究生、取得大成果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互利共赢。
  “功能性环保农膜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设有“功能性环保农膜新材料及产品研制”、“功能性环保大棚膜研制与产业化示范”、“功能性环保地膜研制与产业化示范”三个课题,均完成各项任务指标,通过了验收。其中“功能性环保农膜新材料及产品研制”课题由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超额完成了任务指标。
  “功能性环保农膜新材料及产品研制”课题组成员研发出黄瓜、甜椒、生姜等12种专用棚膜,花生、马铃薯等9种可回收和降解地膜新产品,使功能膜覆盖作物产量均增产10%以上,且明显提高番茄、甜椒等产品品质,内添加型、接枝型、涂覆型棚膜的功能期分别提高35%、265%、72%,实现普通地膜机械化回收率由原来的60%提高至95%以上,并建立了年产千吨接枝聚乙烯功能性长效流滴农膜的中试生产线1条。课题实施期间,培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24人,培训农民技术人员4800多人次,在山东、辽宁、宁夏、海南等10省市自治区建立专用功能性棚膜和地膜核心示范基地,推广面积达31万亩和36.6万亩,获社会经济效益80637.6万元,生态效益显著。项目期课题组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专利奖二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