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提前规划,精心布局——外国语学院毕业生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15-06-25 作者: 浏览次数:236

    2015届毕业生已经离校,四年前的夏末他们在农大、在外院相识,却在这个夏初开始分离。时光静走,弹指间,昨夕稚气懵懂的样子已被时光淘洗的恍若两世。一切仿佛昨天,可是这段时光今后只能在记忆中追寻。还好,青春不散场,期待明日的相逢。

    回首外国语学院2015届毕业生工作,39项相关工作在学院领导、师生的通力合作下有条不紊的展开,提前规划、精心布局的工作方法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认真负责、尽心竭力的工作态度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

提前规划,多措并举,保驾护航

    外国语学院多措并举,为毕业生就业问题保驾护航,取得良好成效,2015届毕业生正式就业率比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增长8.33个百分点,总体就业率增长4.69个百分点。

    2015年寒假伊始,外国语学院团委着手联系就业单位,为专场招聘打好基础,真正把就业问题落实到实处。开学后,毕业生工作按照学院工作计划平稳有序的进行:3月初统计相关就业单位信息,制定学院就业推进表并召开学院就业推进会;4月开始主持召开学院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制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进行就业定期摸排。5月随着毕业生陆续返校,团委老师在整体上对每个班级开展就业促进工作,随后对学生干部,党员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就业促进工作;6月在方案锁定前上报毕业生就业方案,对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并对就业方案进行反复细致的三次核对。

    学院不仅从大处着眼,更从小处着手,为确保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学院辅导员深入一线对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联系,同时整合各类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在学院新媒体平台推出【提灯照路】板块,充分发挥新媒体及时快速的通讯功能,第一时间把招聘信息、面试技巧分享给毕业生,助力毕业生圆梦之路。

学院引导,学生配合,情留农大

    学院引导毕业生班级积极开展“带走千分祝福,留下一片真心,一日捐”活动、“我的毕业梦想”毕业感言征集活动,通过活动牢固树立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责任意识,同时营造出“奉献真情、传递爱心、扎根母校”的文化氛围。

    而后,学院组织优秀毕业生积极利用空余时间把四年来积攒的经验,以考研交流会的形式分享给低年级学生。有形的物质支持和无形的精神支持也让未毕业的学生感受到了外国语学院的温暖。

    学院多次开展照片征集活动,期间征集了毕业生大一到大四的照片、“毕业骊歌”照片、毕业班级留念照片等,独具特色的毕业照成为毕业季里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

    在“六个一”、“十个不”活动、“拳拳学子心、依依母校情”和“爱心献母校、文明留真言”主题教育活动中,学院通过主题班会和会操等方式向毕业生传输正确的毕业离校观念。

    各项娱乐活动逐步进行,有始有终的拔河比赛,“扬帆踏征程,蘸梦绘青春”的毕业生晚会,一个个甜美的笑容的背后是外国语学院四年来对他们的包容与支持。

面面俱到,精心布局,安心离校

    外国语学院为让毕业生们安心离校,对于毕业生工作制定面面俱到的详细计划,安排专人着手毕业生离校各项工作。

    安排毕业生还贷事宜,指导毕业生按时还款、如期履约,维持自身良好信用记录,并引导毕业生树立诚信意识、感恩意识、道德意识,感恩祖国、竭诚报国。

    安排专人进行毕业生档案整理,检查,党团组织关系转接,户口迁移证领取,图书归还,校园卡销户等一系列活动,确保毕业生顺利离校。

    落实贯彻学校文明离校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安全文明教育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高毕业生道德心理素质,加强安全常态检查,增加值班次数,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

    庄严肃穆的毕业典礼后,全院毕业生在学院的统筹下顺利离校。

    这是一个机会遍地的社会,农大人走出校园,无论选择考研、继续深造、出国、就业还是考公务员,坚定“登高必自”的决心定能破陈出新,重新打造“成功”的定义;外院人走出校园,凭借“登高必自”的信念定能创造辉煌,书写新的“美丽”篇章。

    文章来源:外国语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李玉华 霍延鑫 卢金宁

 

TOP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Copyright © 2023-2028